聯係電話:
010-5637 0168-696
超快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學(Ultrafast Spectroscopy)是利用超短脈衝激光研究物質在極短時間內響應光激發過程的實驗技術。20 世紀 80 年代,隨著飛秒(10−15秒)激光的成功研發,Ahmed Zewail 等人利用飛秒激光首*實現了飛秒時間分辨的化學反應實時觀測,標誌著現代超快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學的誕生1。該技術主要用於探索分子、原子中電子躍遷、晶格振動等超快動態過程,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物學等前沿交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例如:觀察光電半導體中載流子的產生、輸運與複合;追蹤化學反應中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解析光合作用中的能量傳遞機製等。其中,飛秒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Femtosecond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fs-TAS)是超快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學中最典型的技術之一,其時間精度可達飛秒量級,時間窗口覆蓋納秒量級,橫跨5-7時間量級,與諸多典型材料體係電子、晶格活動的特征時間完*匹配。本文以 fs-TAS 為切入點,概述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的基本原理與儀器構建,力圖讓讀者管中窺豹,了解超快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學的技術框架。
1、 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的基本原理
瞬態吸收測試的是材料被激發後吸收相對於穩態的瞬時變化。根據比爾-朗伯(Beer-Lambert)定律,一束光穿過均勻吸收介質會發生強度的衰減。以溶液樣品為例,對於波長為λ的光,忽略散射作用,其透過樣品的光強正比於光程L,液體樣品的濃度c,以及其摩爾吸收係數,其吸收度(Absorbance)表達為:(1)
這裏采用10的對數是化學屆約定俗成的做法,其背後的實際物理意義是吸收材料的折射率的虛部引起的光子能量的損耗:,
,其中假設光以平麵波沿著z軸傳播,為其角頻率,故而自然對數更能反映其本質。
類似於大部分超快小优视频官方下载技術,通常意義上的瞬態吸收是基於泵浦-探測(Pump-Probe)機製構建的技術,如圖1所示。其中泵浦光為一束強脈衝激光,用於激發被測試材料;探測光為一束較弱的脈衝激光(通常功率密度小於泵浦光兩個量級以上),用於探測材料被泵浦光瞬時激發之後的吸收度的變化。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信號由有泵浦光與無泵浦光激發時探測光透過材料的吸收度相減獲得,即:(2)
圖1、泵浦-探測示意圖。
由於光吸收發生在阿秒時間尺度(遠快於飛秒脈衝持續時間),可近似認為飛秒脈衝對樣品的激發是“瞬時"的。飛秒脈衝的超高峰值特性導致大量電子的瞬時激發,可以顯著影響後續光吸收行為。這與穩態吸收明顯不一致,後者在任何瞬時都隻激發微乎其微的電子躍遷到激發態。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中吸光度的改變並不是簡單的單一過程,而是受到多個過程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常見的典型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特征包括基態漂白、激發態吸收和受激輻射過程2,如圖2所示。
圖2、飛秒瞬態吸收的主要過程和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特征。
(1)基態漂白(GSB):樣品吸收泵浦光後粒子從基態躍遷至激發態,使得處於基態的粒子數目減少。被激發的樣品的基態吸收比沒有被激發樣品的基態吸收少,在基態吸收的波長段會探測到一個負的ΔA信號。
(2)激發態吸收(ESA):樣品被激發後,處於激發態的粒子可以繼續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子躍遷到更高的能級。該激發態的吸收在粒子處於基態時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中表現出一個正ΔA信號。
(3)受激輻射(SE):激發態的粒子處於非穩定狀態,當處於激發態的粒子受到具有特定能量、偏振狀態的光子作用後會回到基態,並同時發射一個具有相同能量的光子,即為受激輻射(也是激光發射的核心過程)。受激輻射產生的光會導致進入探測器的光強增加,出現一個負的ΔA信號。
此外,由於多粒子作用等造成的帶隙重整、激子展寬變化、峰位移動等也是常見的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特征信號,受篇幅限製不在這裏展開討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激發態電子會逐漸衰變回到基態,係統最終將恢複熱平衡,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探測到的A()也最終歸零,即探測光穿過樣品的吸收度與穩態完*一致。在熱平衡恢複之前,可以通過精確控製探測光與泵浦光的時間延遲Δt,繪製出A()隨著Δt的演變,該演變過程反映的是材料從激發到恢複到平衡態的動力學。圖3展示的是一種二維鈣鈦礦多量子阱材料的A()隨著時間的演變動力學3。可見對於不同波長,其信號的建立及衰退的動力學曲線並不一致,這反映的是材料體係中往往存在多種激發態,不同激發態的弛豫、複合、傳遞不同,形成了最後複雜的動力學曲線。相比於時間分辨熒光小优视频官方下载手段,瞬態吸收手段呈現出的激發態信號的疊加造成信號分析的更加困難,但也能提供更加豐富的激發態信息,並且時間分辨率往往更高。
圖3、一種二維鈣鈦礦量子阱的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信號3。
2、 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儀的構建
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儀的基本構造如圖4所示。其泵浦光或探測光通常位於紫外 - 可見 - 近紅外波段。從廣義而言,這一範圍可根據激發類型拓展至紅外、太赫茲或 X 射線區域,例如利用X-射線觀測超快相變4,紅外觀察超快分子振動5,太赫茲探測超快光致電導率變化等6。對於紫外-可見-近紅外瞬態吸收,其泵浦光一般用飛秒光源(如鈦寶石)經光學參量放大器(OPA)產生;其探測光則覆蓋紫外-可見-近紅外區域,通過將飛秒光源分出少量光束,聚焦於透明非線性晶體產生超連續白光。超連續白光的產生源於介質色散與多重非線性效應的協同作用導致的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展寬。其核心機製如下:當高能量飛秒脈衝聚焦於晶體內部時,光學克爾效應首先引發光束自聚焦,使脈衝峰值強度急劇升高,進而觸發多光子電離並形成等離子體斑點;與此同時,等離子體效應導致光束散焦,在新斑點形成前光束開始發散。自聚焦與散焦過程的周期性交替,在晶體中形成獨*的激光成絲現象7。在此過程中,自相位調製和多光子電離等非線性效應會引發脈衝頻率藍移,最終導致小优视频官方下载不對稱展寬並產生超連續白光(圖5)。
圖4、飛秒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儀基本構造示意圖
圖5、超連續白光產生的物理模型7。
在探測光的晶體選擇方麵,紫外波段通常采用氟化鈣(CaF₂)晶體,可見 - 近紅外波段則常用藍寶石(Sapphire)或釔鋁石榴石(YAG)晶體。由於不同波長光在晶體中的折射率差異,超連續白光存在群速度色散現象,而普通透鏡的聚焦作用會進一步加劇這一效應。色散會導致不同波長光到達樣品的時間差,即引入 “啁啾"(chirp,原指鳥鳴頻率隨時間變化,此處指脈衝不同時刻的頻率差異)。在實際實驗中,可通過一對離軸拋物麵反射鏡降低色散,並通過後期數據擬合消除啁啾影響。
光學延遲線是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儀的核心組件。傳統電子快門或機械延遲電路受限於電子器件納秒級響應速度,已無法滿足飛秒脈衝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對時間精度的嚴苛需求。光學延遲線的本質是一套可精確控製位移的精密導軌係統,通過在導軌上安裝可移動反射鏡,利用機械控製調節光束經反射鏡的往返光程長度。根據光傳播的時空關係:,其中L為光的路徑長度,c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 m/s),可知光每傳播1 μm,對應的時間僅約為 3.33 fs。目前,商用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儀的光學延遲線精度已達百納米級別,行程可達米級,完*滿足飛秒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所需的飛秒級時間精度與納秒級時間窗口。通過在導軌係統中引入中空回射鏡,可進一步增加光束在延遲線內的往返反射次數,從而成倍擴展時間窗口範圍。
瞬態吸收信號的采集需獲取樣品在有 / 無泵浦光激發時的探測光透射強度,這依賴於對泵浦光是否作用於樣品的周期性調製,可通過在泵浦光路中引入斬波器或聲光調製器實現。以重複頻率 1 kHz 的泵浦光為例:將斬波器頻率設定為 500 Hz,探測光采集頻率保持 1 kHz,探測器每秒收集的 1000 組小优视频官方下载中,500 組對應樣品未激發時的探測光透射小优视频官方下载,另 500 組為激發後的透射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由於瞬態吸收信號 ΔA 通常處於 10⁻⁵–10⁻² 量級甚至更低,提升信噪比需提高泵浦光調製頻率與探測光采集頻率,因此常采用高速 CMOS 相機。若無需波長分辨(如單波長探測光),可使用響應速度更快的光電二極管,結合鎖相放大器實現更低噪聲、更高靈敏度的信號探測。
對於非透射樣品(如大塊鈣鈦礦單晶、矽基二維材料納米片等),瞬態吸收測量通常采集樣品的差分反射小优视频官方下载 ΔR/R(即瞬態反射小优视频官方下载)。此時需通過克拉莫 - 克若尼變換(Kramers-Kronig Transformation, K-K 變換)—— 基於介質折射率實部(n)與虛部(κ)的變換關係 —— 將反射小优视频官方下载數據轉換為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的變化量。
上述內容簡要介紹了飛秒瞬態吸收小优视频官方下载的基本原理及其設備構建中的核心部件。以該技術為基礎拓展的複雜小优视频官方下载技術(如瞬態吸收顯微技術等),可實現對材料物理性質的多維度動力學表征,為光物理、光化學、能源材料、半導體物理等領域提供關鍵的動態過程解析手段,對推動相關學科的機理研究與應用開發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 Zewail, A. H., Laser femtochemistry. Science 1988, 242 (4886), 1645-1653.
2. Berera, R.; van Grondelle, R.; Kennis, J. T. M., Ultrafast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to photosynthetic systems.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2009, 101 (2), 105-118.
3. Liang, Y.; Gao, X.; Li, C.; Yang, C.; Cai, X. H.; Gong, Y.; Li, M.; Tang, K. K.; Song, J.; Deng, X., Enhanced Interfacial Exciton Transport in Mixed 2D/3D Perovskites Approaching Bulk 3D Counterparts. ACS nano 2025, DOI: doi.org/10.1021/acsnano.5c04246
4. Johnson, A. S.; Perez-Salinas, D.; Siddiqui, K. M.; Kim, S.; Choi, S.; Volckaert, K.; Majchrzak, P. E.; Ulstrup, S.; Agarwal, N.; Hallman, K.; Haglund, R. F.; Günther, C. M.; Pfau, B.; Eisebitt, S.; Backes, D.; Maccherozzi, F.; Fitzpatrick, A.; Dhesi, S. S.; Gargiani, P.; Valvidares, M.; Artrith, N.; de Groot, F.; Choi, H.; Jang, D.; Katoch, A.; Kwon, S.; Park, S. H.; Kim, H.; Wall, S. E., Ultrafast X-ray imaging of the light-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in VO2. Nature Physics 2023, 19 (2), 215-220.
5. Zheng, J.; Kwak, K.; Fayer, M. D., Ultrafast 2D IR Vibrational Echo Spectroscopy.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07, 40 (1), 75-83.
6. Ulbricht, R.; Hendry, E.; Shan, J.; Heinz, T. F.; Bonn, M., Carrier dynamics in semiconductors studied with time-resolved terahertz spectroscopy.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11, 83 (2), 543-586.
7. Couairon, A.; Mysyrowicz, A., Femtosecond filamentation in transparent media. Physics Reports 2007, 441 (2), 47-189.
作者簡介:
吳波目前擔任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先進光電子研究院教授。 200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物理係,獲得學士學位;2014年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數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14-2018年在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所、理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員工作。2018年入職華南師範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發展先進時空分辨超快小优视频官方下载表征技術,聚焦光電材料器件中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過程及載流子動力學機製等。迄今為止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發表第一/通訊作者論文30餘篇,總引用7000餘次。先後獲得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國*級青年人才等項目支持。
上一篇:沒有了